全国股票配资公司排名出生在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
# 她的人生比谍战片还刺激!86岁向梅的传奇故事
最近重温老电影,我被一位女演员深深吸引,她就是向梅。一查资料,好家伙,她的人生简直比她演的谍战片还刺激,今天必须和大家唠唠。
向梅原名武相梅,出生在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,家里孩子多,7个女儿名字里都带“梅”,1个儿子,被亲朋好友称为“七朵梅花一棵松”,这画面感,仿佛能看到一片梅花林里挺拔着一棵青松。
向梅从小就热爱文艺,在北师大附中时就是学校业余话剧团的活跃分子,演个《白毛女》,她那抢演喜儿的劲头,估计能把喜儿的红头绳都抢断。但她父母都是知识分子,觉得演戏不靠谱,她父亲,留洋回来的生物学教授,那可是一脸严肃地表示:“国家要建设,学建筑才是正途。”向梅这姑娘听话,就乖乖去学建筑了。
1957年,命运这东西就开始搞事情了。当时正在天津大学建筑系努力画图纸的向梅,突然收到上海电影制片厂的一封信,这信就像一颗小石子,在她平静的生活里激起了千层浪。原来,谢晋导演要拍《女篮五号》,全国海选演员。
展开剩余82%向梅有个远房亲戚,觉得她长得好看,就把她照片寄过去了,向梅自己都不知道这事儿。上影厂为了请她,那可是经过国务院批准,给她发了邀请信。3天后,制片主任丁里就出现在她宿舍门口,这一连串操作,把向梅弄懵了。最后她就这么稀里糊涂地去拍电影了,还改名为“向梅”。
向梅在《女篮五号》里演得那叫一个自然,本色出演,一下就获得了观众的好评。拍完这部,她就成了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的演员,正式踏入演艺圈。当时她还一边拍戏一边学建筑,导演一喊开拍,她扔下建筑课本就跑,拍完接着算公式,这跨界操作,放在现在也是妥妥的“斜杠青年”。
可向梅的演艺之路并非一帆风顺。上世纪60年代,电影大多是工农兵题材,向梅那双眼皮、高鼻梁、皮肤白得透光的洋气长相,在这类题材里就显得格格不入,总被说“不像劳动人民”。拍《红色娘子军》时,她演地主家小姐还行,可拍《柜台》演售货员,麻烦就大了。
为了演好这个角色,她天天去百货公司体验生活,学捆包裹、打算盘,手指都磨出茧子了。可一上镜,还是被骂洋气。有一场卖布给老大娘的戏,导演说她笑得太甜,不像受委屈的售货员,一个镜头咔了十几次,最后还把她给换了。这可把向梅委屈坏了,在化妆间哭了一下午,眼睛肿得像桃子。
后来特殊时期来了,她日子更难过。被下放到农场,挑粪、割稻子,手上全是血泡。晚上躺在稻草堆里,还偷偷摸出《演员自我修养》借着月光看。有人骂她“资产阶级小姐”,撕她的剧本,她就一片一片粘好藏在枕头底下。这时候,她丈夫迟习道就像她的定海神针,默默支持她。
迟习道是上影厂的技术员,后来成了副厂长,话不多,但总是在她跌倒的时候稳稳接住她。他偷偷给她攒收音机听样板戏学台词,她被批斗回来,他就煮碗热汤面,还放个荷包蛋,说“吃饱了才有力气扛”。向梅想女儿想得掉眼泪,他就骑着自行车跑几十里地把孩子接来,让娘俩隔着栅栏见一面,这爱情,比巧克力还甜,还抗造。
1979年,向梅迎来了事业的转折点。42岁的她接到了《保密局的枪声》中史秀英这个角色,一个双面间谍。导演找她的时候,她还犹豫了,毕竟好几年没正经拍戏,手生得很,而且这角色太复杂。
但在丈夫的鼓励下,她决定挑战一下。为了演好这个角色,她天天泡在档案馆,看老照片,听老地下党讲往事。有个老太太跟她说:“那时候笑里藏刀,眼泪在眼眶里打转,嘴上还得说‘长官好’。”向梅就对着镜子练“笑着哭”,练到眼睛发酸。戏里有一场史秀英发现同志牺牲,表面强装镇定给敌人倒酒的戏,向梅没加多余动作,就低着头,睫毛像蝴蝶翅膀一样微微颤动,倒酒时酒洒了一点在桌子上,就这一个小细节,把紧张感表现得淋漓尽致。
电影上映后大获成功,电影院都快被挤爆了,向梅也凭借这个角色拿了小百花奖优秀女配角,这奖拿得,就像在黑暗中摸爬滚打许久后,终于迎来了黎明的曙光。
1986年,向梅演乌鸡国王后,那纯属帮朋友忙。杨洁导演找了好多人都觉得差点意思,有人推荐向梅,说她有贵气又带点忧愁。当时向梅已经是上影厂演员剧团团长,忙得脚不沾地,本想推了,可杨洁导演一开口,她就去了。到了剧组才发现这“王后”不好演,穿着几十斤重的凤冠霞帔,得演出被妖怪霸占三年的隐忍,又得有见到真国王的激动,还得瞒着妖怪。
有一场假国王给她递酒的戏,她接过来,手指碰了一下就缩回来,眼神闪了闪,低头抿了一口,就这一个小动作,杨洁导演直接喊“过了”。向梅自己说演王后得“端着”,走路步子不能大,说话声音不能高,连笑都得收着,就像老北京大宅门里的太太,规矩刻在骨子里。可她私下里跟六小龄童吐槽:“我这团长当惯了,天天管人,突然让我‘端着’,真有点别扭。”
向梅和迟习道的爱情,那是细水长流型的。1958年结婚,婚房是上影厂十平米的筒子楼,摆张床就没地儿了。迟习道是技术骨干,天天泡在剪辑室,向梅忙着拍戏,俩人经常碰不着面。但他们的生活充满了小温暖,她早上出门,他留张纸条“锅里有粥”;他半夜回来,她在桌上放个热馒头和咸菜。向梅当红的时候应酬多,迟习道每天晚上都去接她,不管多晚,自行车都停在制片厂门口,车筐里还放着件厚外套。
特殊时期,向梅被下放到农场,迟习道偷偷给她寄包裹,里面有咸菜、维生素片,还有张纸条“我等你回来”,这纸条向梅压在枕头下,都磨得边角卷了。后来向梅当团长烦心事多,回家跟迟习道念叨,他也不劝,就给她倒杯茶,然后说:“明天我给你做你爱吃的红烧肉。”他做的红烧肉不用酱油,靠糖色上色,炖得烂烂的,入口即化,就为了哄向梅开心。
2008年,向梅突发脑梗,半边身子不能动,说话也含糊,81岁的迟习道天天给她按摩,扶她走路,教她说话,老两口相互扶持,这感情,太让人羡慕了。
现在86岁的向梅,日子过得悠闲自在。早上六点起床,和97岁的迟习道一起做早操,虽然动作慢,但每个关节都活动到。然后他浇花,她擦桌子,分工明确。中午简单吃点,下午看看老电影,看到自己演的戏,还会跟迟习道说:“那时候真年轻,就是演技太生。”她不怎么用智能手机,跟老同事联系靠电话,声音洪亮得一点不像86岁的人。
上影厂年轻人去看她,带投影仪放《保密局的枪声》,她看着银幕上的自己,突然来一句:“这姑娘要是放现在,肯定得减肥。”逗得大家哈哈大笑。
向梅这一生,从建筑系高材生跨界成演员,经历了事业的低谷与高峰,拥有相濡以沫的爱情,现在又安享晚年。她就像自己养的君子兰,经得住风雨,耐得住平淡,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都绽放出独特的光彩,这才是真正的人生赢家,比电影还精彩!
发布于:河南省交易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